湖北随州汽车国际城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_140页_2010年.pdf
《湖北随州汽车国际城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_140页_2010年.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随州汽车国际城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_140页_2010年.pdf(140页珍藏版)》请在佰策地产文库上搜索。
1、“中国国际汽配城”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上海云庐房地产营销代理有限公司 第 1 页 共 140 页 湖北随州市“中国国际汽配城”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目 录 湖北随州市“中国国际汽配城”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目 录 一 、 城市研判 - P2 二 、 房地产市场分析 - P20 三 、 汽车产业分析 - P51 四 、 项目价值综合分析 - P59 五 、 项目住宅部分定位及可行性研判 - P68 六 、 项目住宅部分优化建议 - P91 七 、 项目专业市场部分可行性研判及定位 - P96 八 、 项目开发策略建议 - P112 九 、 项目财务评估 - P120 十 、 结论 - P139 一
2、、 城市研判 - P2 二 、 房地产市场分析 - P20 三 、 汽车产业分析 - P51 四 、 项目价值综合分析 - P59 五 、 项目住宅部分定位及可行性研判 - P68 六 、 项目住宅部分优化建议 - P91 七 、 项目专业市场部分可行性研判及定位 - P96 八 、 项目开发策略建议 - P112 九 、 项目财务评估 - P120 十 、 结论 - P139 “中国国际汽配城”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上海云庐房地产营销代理有限公司 第 2 页 共 140 页 一、城 市 洞 察 一、城 市 洞 察 1、城市定位、功能及竞争力分析 2、城市区位与交通 3、城市经济与产业 4、城市
3、人口与生活 5、中心城市规划 1、城市定位、功能及竞争力分析 2、城市区位与交通 3、城市经济与产业 4、城市人口与生活 5、中心城市规划 “中国国际汽配城”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上海云庐房地产营销代理有限公司 第 3 页 共 140 页 1、城市定位、功能及竞争力 1、城市定位、功能及竞争力 1.1、城市定位: 1.1、城市定位: 随州市城市定位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鄂中北地区性中心城市,湖北省新兴旅游城市。 城市定位中对城市竞争优势和城市功能认识缺乏深度,未能突出体现其城市特点及主导产业结构。 1.2、城市功能 1.2、城市功能 随州市城市功能定位为:全国专用汽车名城,湖北省重要的电子信息
4、产品生产基地,与武汉城市圈对接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汉襄”工业走 廊中重要的工业城市。 根据城市定位及城市功能上判断,随州市具有较为清晰的发展思路和长期性的发展战略,但受限于其地理区位及经济基础的不足,较难达到预期目 标。 1.3、城市竞争力 1.3、城市竞争力 2007 年随州市主要经济指标排名(湖北省 16 个城市) 工业增加值 工业销售率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第 12 名 第 2 名 第 13 名 第 13 名 第 10 名 综合以上各项数据来看,随州市在湖北省内综合经济指标处于中下流水平,随州城市竞争力仍然较弱。 “中国国际汽配城”项目可行性
5、分析报告 上海云庐房地产营销代理有限公司 第 4 页 共 140 页 1.4、城市 SWOT 分析 1.4、城市 SWOT 分析 优势(strength) 劣势(weakness) 对外交通网络发展迅速 自然资源优越,适宜发展特色农业 历史遗存丰富,城市人文底蕴丰厚 经济积累有基础 城市用地条件较好,可拓展空间较大 城市综合实力较弱,产业结构仍需优化 城乡统筹及协作有待加强 城市核心竞争力尚未形成,软环境缺乏吸引力 城市域城镇化质量不高,中心城区建设水平有待提升 机会(opportunity) 威胁(Threat) 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 武汉城市圈的建设 区域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 区域竞争压力
6、及防止“真空效应”的挑战 工业化及城镇化对自然生态保护的挑战 城镇建设对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的挑战 2、城市区位与交通 2、城市区位与交通 2.1、城市区位 2.1、城市区位 随州地处湖北省北部, 2000 年 6 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市。随州是 长江流域和 淮河流域的交汇地带,东承 武汉,西接 襄樊,北临 信阳,南达 荆 州,居“荆豫要冲”,扼“汉襄咽喉”,为”鄂北重镇”,是湖北省对外开放的”北大门”。 “中国国际汽配城”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上海云庐房地产营销代理有限公司 第 5 页 共 140 页 2.2、城市交通 2.2、城市交通 2.2.1、公路、铁路交通 入境国道:312 国道、316
7、国道、107 国道等。 入境高速公路:汉十高速、随岳高速(在建)等。 入境铁路:京广铁路、西宁铁路、汉渝铁路。 公路交通 市际客车均已开通; 省际客车直达城市有上海、中山、惠州、泉州、广州等; 铁路交通 每日有 28 次列车入境随州; 近年来,随州市公路交通路网得到快速发展,但公路基础仍然较为薄落;铁路交通网络较为发达,是国内重要的中转枢纽之一。 2.2.2、航空交通:随州没有机场建设规划,航空交通主要依托武汉飞机场,航空网络依赖性强。 湖北省内飞机场分布情况 武汉天河机场 “中国国际汽配城”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上海云庐房地产营销代理有限公司 第 6 页 共 140 页 3、城市经济与产业 3
8、、城市经济与产业 3.1、城市经济规模 3.1、城市经济规模 2006 年, 随州市完成生产总值 218.33 亿元, 同比增长 12.1%,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56.25 亿元, 第二产业增加值 92.10 亿元, 第三产业增加值 69.98 亿元,人均 GDP 为 8676 元。 2007 年,随州市完成生产总值约 242.94 亿元,同比增长 1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 59.34 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 105.92 亿元,第三产业 增加值为 77.68 亿元,人均 GDP 为 9694 元。 随州市20002007年地区人均GDP(元) 4410 4963 5310 5813
9、 6845 7629 8676 9694 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 随州市2000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109.63 123.68 132.5 145.39 171.62 193.07 218.33 244.52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 “中国国际汽配城”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上海云庐房地产营销代理有限公司 第 7 页 共 140 页 根据国际经验,当一个地
10、区的人均 GDP 超过 1000 美元之后,社会消费的结构将会升级,从原来的日常消费品转移到舒适型的住房、汽车、休闲娱乐 以及投资等方面,而目前随州市的消费水平正处于这一阶段的起步时期: 人均 GDP 3000 美元 消费特征 以生理需求为主,解 决温饱和日用品 生活改善阶段,开始追求 耐用品如大家电的消费 开始改善住房条件、交通 硬件,非物质消费增加 追求享受的品质阶 段,注重理财投资 随州市自 2000 年成立后,地区生产总值以年均 17%的速度增长,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是随州经济基础依然薄落,人均 GDP 还不足万元。 带动随州经济快速发展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固定资产投资强劲、支柱产业发
11、展迅速、消费需求旺盛及外贸出口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强劲、支柱产业发展迅速、消费需求旺盛及外贸出口增长,具体指标如下: 项目 2006 年 2007 年 同比涨幅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54.59 78.9 44.5% 其中:第二产业投资 21.94 36.91 68.2% 房地产投资 6.83 9.11 33.4% 支柱产业投资(亿元) 39.83 49.11 23.3% 其中:汽车机械 13.86 18.65 34.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103.59 122.76 18.5% 外贸出口总额(万美元) 15650 20110 28.5% 房地产投资增幅大,随州市房地产市场进入快速发展
12、阶段,但是相比一般三线城市,投资规模仍然较小。 “中国国际汽配城”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上海云庐房地产营销代理有限公司 第 8 页 共 140 页 3.2、城市产业结构 3.2、城市产业结构 3.2.1、产业结构 2007 年,随州市三产结构为 24:44:32,相比 2006 年的 26:42:32,第一产业所占比例有所下降,第二产业所占比例得到提升,第三产业所占比 例基本不变。 随州市 20002007 年三产产值及所占比重一览表 2000 年 2001 年 2002 年 2003 年 2004 年 2005 年 2006 年 2007 年 总产值 109.63 123.68 132.50
13、145.39 171.62 193.07 218.33 244.52 第一产业产值 33.6 34.19 36.6 38.47 49.91 52.95 56.25 59.34 所占比重 0.31 0.28 0.28 0.26 0.29 0.27 0.26 0.24 第二产业产值 41.34 47.79 50.77 57.93 68.62 80.72 92.1 105.92 所占比重 0.38 0.39 0.38 0.40 0.40 0.42 0.42 0.44 第三产业产值 34.69 41.7 45.13 48.99 53.09 59.4 69.98 77.68 所占比重 0.32 0.34
14、 0.34 0.34 0.31 0.31 0.32 0.32 “中国国际汽配城”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上海云庐房地产营销代理有限公司 第 9 页 共 140 页 随州市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产值及所占比重逐年稳步提高,所占比重最大。第二产业是随州产业结构中的主体。第二产业是随州产业结构中的主体。 第一产业产值逐年增加,但其所占比重总体显下滑趋势。 第三产业产值同样逐年增加,产值所占比重基本保持同一水平。 3.2.2、城市支柱产业 随州市“十一五规划”继续把工业作为发展经济的首要任务,大力实施“工业强市” 、 “项目兴市”战略。着力培植支柱产业和骨干企业,推动工业 经济开放式和集群化发展。重点抓
15、好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产品制造、食品医药化工、纺织服装、风机制造和新材料六大产业板块。 2007 年,随州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 70.01 亿元,比上年增加 25.38%,增幅比上年提高 3.1 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增幅 1.75 个百分点。 随州市20002007年三产产值所占比例走势图 0 0.1 0.2 0.3 0.4 0.5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0.310.280.280.260.290.270.260.24 第二产业0.380.390.380.40.40.420.420.43 第三产业0.320.340.340.340.310.310.320.32 2000年20
16、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 “中国国际汽配城”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上海云庐房地产营销代理有限公司 第 10 页 共 140 页 随州市支柱产业具有两个特点: (1) 、支柱产业支撑作用明显。五大支柱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 49.11 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 70.2%。其中汽车机械产业实现增加值 18.65 亿元,同比增长 34.6%;纺织服装业实现增加值 6.95 亿元,同比增长 29.9%。 (2) 、重工业增速快于轻工业。重工业累积实现工业增加值 39.59 亿元, 增长 28.2%,比轻工业增长率高 6.4 个百分点。 随州市 2007 年
17、工业增加值主要指标(亿元) 累积 同比增长 增加值 70.01 25.4% 按轻重工业分 (1)轻工业 30.42 21.8% (2)重工业 39.59 28.2% 其中:五大支柱产业 其中:五大支柱产业 49.11 23.3% (1)汽车机械 (1)汽车机械 18.65 34.6% (2)纺织服装 (2)纺织服装 6.95 29.9% (3)医药化工 (3)医药化工 4.89 14% (4)食品工业 (4)食品工业 14.95 19.6% (5)电子信息 (5)电子信息 3.67 -2.6% “中国国际汽配城”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上海云庐房地产营销代理有限公司 第 11 页 共 140 页
18、4、城市人口与生活 4、城市人口与生活 4.1、人口规模 4.1、人口规模 随州市 20002007 年人口规模及变化 年份 2000 年 2001 年 2002 年 2003 年 2004 年 2005 年 2006 年 2007 年 总人口 248.58 249.18 249.5 250.13 250.71 253.08 251.64 252.23 非农业人口 65.88 68.97 66.66 66.97 66.44 59.62 61.46 农业人口 182.7 180.21 182.84 183.16 184.27 193.46 190.18 20002007 年,随州市总人口增长速度
19、较慢,人口规划变化不大。非农业人口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外出务工;农业人口数量有所增加。 4.2、收支水平 4.2、收支水平 2007 年,随州市城镇居民家庭总收入为 10594 元,同比增长 23%,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10025 元,同比增长 22.9%;农民人均纯收入 4177 元,比上年 增加 596 元,增长 17%。 城镇居民家庭总收入构成中,主要是工薪收入,为 6938 元;其次是转移性收入,为 1969 元;再次是经营性收入,为 1530 元,其他性收入为 157 元。 具体如下图所示: “中国国际汽配城”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上海云庐房地产营销代理有限公司 第 12 页 共 140
20、 页 国有单位职工人数规模大,平均收入高,是最有经济实力的群体。 2007 年,随州市城镇居民人均总支出为 7678 元/人,消费性支出 6153 元/人,占家庭总支出的 80.14%,其中食品支出 2323 元/人,具体构成详见下 图: 随州市2007年城镇居民收入构成 66% 19% 14% 1% 工薪收入转移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其他收入 不同所有权性质企业职工人数及平均工资 194520 111888 29898 52734 10692 12120 8589 8854 0 50000 100000 150000 200000 250000 全部职工国有单位集体企业其他类型 0 2000 40
21、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人数工资 2007年随州城镇居民支出构成 38% 12%9% 5% 9% 14% 11% 2% 食品衣着家庭设备医疗 交通通讯文化教育娱乐居住其他 “中国国际汽配城”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上海云庐房地产营销代理有限公司 第 13 页 共 140 页 5、中心城市规划5、中心城市规划 5.1、中心城区规划 5.1、中心城区规划 5.1.1、发展战略及策略 随州市中心城区发展战略为: “以东向拓展为主体,适度向南发展,限制向西、向北发展”限制向西、向北发展” 。 随州市中心城区发展策略为: “东拓、西抑、南优、北调北调” 。 本案地处城市
22、北部,在城市发展管理上属于“限制、调整”区域,这无疑将对本案构成一定威胁。 随州市中心城区发展策略 东拓 优先启动城东新区新火车站站前区建设; 城东南工业区在完善 316 国道两侧开发的基础上逐步由南向北推进; 花溪河两侧及其以北地区主要作为远期开发用地,近期宜严加控制; 远期发展跨过漂水向淅河组团发展,但发展用地严格控制在新汉丹线以南。 南优 设立新白云山风景区,打造城南山水风景品牌; 启动新区市委建设项目,进一步提升周边环境品位; 引进外部资金,适量开发高品质居住社区,配套公共服务设施。 “中国国际汽配城”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上海云庐房地产营销代理有限公司 第 14 页 共 140 页 西
23、抑 依据规划划定擂鼓墩保护区范围,拆除内部违章建筑,控制周边城市建设; 优先置换厥水、涢水上游两侧工业用地,控制污染排放; 综合配置公共服务设施,发展旅游服务业; 城市建设限制在绕城西线范围内。 北调 审核现有企业排污标准,转、停、改不合格企业; 设立严格工业项目准入制度,审批入驻企业,建立完善污染评估治理机制; 控制项目用地范围,不得突破规划限制; 严格控制两水工业园区北与厉山、南与旧城区之间地带的建设,避免沿 316 国道线状连绵。 5.1.2、中心城区规划布局 中心城区规划采用“一河两岸,轴线组团”结构进行布局。 一河两岸: “一河” : 厥水河(府河)。 “两岸” :城东+城西河岸、城
24、南河岸。 轴线组团: “水轴” :厥水河(府河)。 “陆轴” :316 国道。 “中国国际汽配城”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上海云庐房地产营销代理有限公司 第 15 页 共 140 页 通过“一河两岸,轴线组团”结构将中心城区分为 3 个功能组团: “中心大组团” :包括城东组团、城西组团、城南组团。 “城东组团”功能:商业、商务、文体、居住综合区。 “城西组团”功能:博览、居住综合区。 “城南组团”功能:行政、文教、居住综合区。 “两水工业组团” 。 “淅河工业综合组团。 ” 中心城区工业布局 中心城区居住空间布局 共用设施布局 “中国国际汽配城”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上海云庐房地产营销代理有限公司
25、 第 16 页 共 140 页 5.1.3、曾都新型工业基地(两水工业基地)规划 曾都新型工业基地位于北郊办事处与厉山镇交界处,占地 10 平方公里,基地规划“三园一区”,即汽车及机械制造产业园、轻纺织产业园、高新技 术产业园和商住区。 本案距离曾都新型工业基地约 4.5 公里,随着本案的开发建设及曾都新型工业基地的招商引资,本案有可能将与之形成集汽车生产、改装、整车销 售、汽配汽修为一体的现代化汽车生产、整车销售、维修集散基地。 5.2、住房规划及政策 5.2、住房规划及政策 5.2.1、住房建设计划 根据随州市 2008 年2009 年住房建设计划: 2008 年,随州市中心城区供应住房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北 随州 汽车 国际 项目 可行性 分析 报告 _140 _2010
